11月13日至16日,中国公安部-北京外国语大学第14期国际执法联络员项目学员在公安部国际合作局警员、北外中文学院教师陪同下,赴宁沪两地开展了为期四天的以历史、警务、文化考察为主题的语言实践活动。
直面历史 不忘初心
考察团首站参观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史实馆的图片资料和万人坑原址引起学员的强烈共鸣和震惊,大部分学员表示自己国家在二战期间也曾经历过苦难,但从不了解在中国竟有如此惨烈的往事。学员们认真仔细地参观了两个多小时,拍了大量照片和影像资料。参观结束后,学员们主动献上鲜花,表达哀思,表达珍惜和平之情。
在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学员们了解了党的发展足迹与先烈事迹,震撼于党员人数超过9000万的中国共产党竟然诞生于一间不到18平米的茶室。了解中国共产党,才能了解中国,几位学员参观后购买了党史书籍,表示要仔细研读。
在途中,一位学员问到中国人怎么看待这些历史,随行的王警官意味深长地回答: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同行切磋 教学相长
在公安部直属南京森林警察学院,警官培训中心常务副主任包学文向外警学员一行介绍了学院发展建设、警官培训以及对外交流合作的基本情况,希望借此机会加强与各国警员的交流互鉴,更好地促进国际警务合作。
来自老挝的西沙湾代表全体学员致辞。他表示学员们希望通过国际执法联络员项目多方了解中国警界,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是第一站。他对南森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并对南森的建设和发展表示赞赏。西沙湾也简单介绍了公安部-北外国际执法联络员项目的情况。
之后,南京森林教学名师张志平教授做了题为“中国保护野生动植物法律法规体系”的精彩的讲座,来自西班牙、巴西等国的外警学员就鲨鱼保护、边境野生动植物走私防控等问题与张教授进行了积极互动。讲座结束后,学员们参观了学院动植物样本室,了解了样本采集鉴定在案件侦破中的运用情况。
文化渊源 古今一脉
在中华艺术宫,古老典雅的《清明上河图》用多媒体现代科技展示,吸引了学生长久驻足。很多学员现场查阅了《清明上河图》的相关知识,并在展厅用汉语录制了相关视频。
在东方明珠塔,俯瞰车水马龙的夜上海,环顾灯火通明的上海滩,感受到中国发展的活力与希望,学员们大喊“上海,我来了”,表达他们对中国现代大都市风范的由衷赞叹和景仰。
作为第14期执法联络员项目第一次长江以南的语言实践活动,出发之前,中国公安部国际合作局、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及项目学生会三方进行了多次探讨,制定了以历史、警务、文化考察为主题活动方案,让学员们对中国有了初次全方位真切的认识和了解,也进一步加强了外警与中国警方的互动和交流。
(中文学院项目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