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在2017级新同学欢迎会上,徐晓峰代表全体教师,面向全体本硕博新生,发表了在“北外怎样成为一个中文人?”的“开学第一讲”。其演说言辞真切,鞭辟入里,激励新同学,鼓舞了全院师生。编者又觉得信心满满地去“做”,或比启发式的释疑解惑更具言者意味,遂将标题自作主张做了修改。
在座的诸位同学、老师,下午好!
我是讲授唐宋文学课程的徐晓峰。很荣幸作为教师代表站在这里发言。上一次在文华厅面对众人,还是2011年上选修课《近体诗格律》。那时我毫无紧张感,因为讲诗可以很自由,可以细水长流,娓娓道来,但今天却有些压力,因为迎新发言总有个不成文的传统,那就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围绕一个“主题”给新生们说点人生或学习的道理,所以飚格言、举例子是必备的,就像高考写议论文那样。2015年,我院的颜值担当——方稚松老师发表的迎新主题是“在北外为什么应该选择中文系?”我的“主题”也与此相关,叫:在北外怎样成为一个中文人?
对于很多本科新生而言,到北外学习中文,也许会有一些疑问和困扰——在这里学中文?能学什么?怎么学?这些问号,不仅来自你们,也会来自他人。对于某些学生而言,也许他人的不断质问,更易触痛你敏感的心灵。其实,就我本人而言,一样经常面对类似的提问:你在北外当老师啊?你教什么语?不是外语?教中文?——多数时候,我的回答很简单:是的,我教外国学生中文,教中国学生古文。——因为,我们不用浪费太多精力去和所有人一一解释。所谓:“可与言而不与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论语·卫灵公篇》)我相信在座的诸位同学,都是“可与言”的人,所以我们不妨直面以上的那些问号,并对之做出解答。
还是回到今天的主题:在北外怎样成为一个中文人?
《论语·泰伯篇》记载孔子所总结的学习和教育方法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借用夫子的话,并加以改造,我认为要成为北外中文人,该有的态度是:“兴于学,立于中,成于文。”
【兴于学】
所谓“兴于学”,就是兴起于学,通过学习让你振奋、向上。1929年,胡适之在“中国公学十八年级毕业赠言”中说:“不要抛弃学问。”我想,这个赠言同样适用于开学寄语,任何时候都要保持学习、研究的信念。关于学习的重要,古往今来,陈述已多,在此无需赘言。这里只希望在座诸位在北外的学习中能处理好三种关系:
一是学业和活动。学习除了在书本上学外,还可以在同学间学,在课堂上学,在学校里学,在社会中学。对于这个,你们的学长学姐以后会持续分享很多宝贵的经验,他们更接近现在的你们,比我更有发言权。
二是语言和文学。语言学习,更强调技能、方法的掌握和使用;而文学学习,更强调情怀、品性的养成。我希望你们兼具技能和情怀,成为一个完善的人。
三是专业和通识。大学的学习,不仅仅是成为某一领域中的单一“工具”,更应该尝试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培养独立而又丰富的知识体系和价值观。
【立于中】
再说“立于中”,这里的“中”,我强调的是“中国”。我个人特别喜欢诗人艾青的两句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我爱这土地》)我并非喜欢应景和矫情,而是切切实实地觉得:中文人需要追本溯源,目的是正视和传承我们自己的历史文化,虽然每个人的程度可以不一样。
钱穆先生在其《国史大纲》开篇中,要求凡阅读此书之人应具有四种信念:一是对本国已往历史应略有所知;二是对本国已往历史存有温情与敬意;三是对本国历史不抱偏激的虚无主义,不把我们现实的罪恶,一切推于古人;四是持有以上信念的人越多,国家才有向前发展的希望。
在《北京外国语大学章程》中,确立的北外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国家亟需,富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思辨能力和跨文化能力的复合型、复语型、高层次国际化人才。”这里的“国家亟需”“社会责任”“中国情怀”都指向我们这里的“立于中”。所以,作为中文学院的学生,我们更应对我们的汉语、中文、文化保持足够的敬意,通过学习去深入了解它们,并将之弘扬、传播,使中国文化走出去,让世界真正了解中国。我想,在北外最能展现中文精髓的,非中文学院的中文学生不可,因此你们责无旁贷。
【成于文】
最后说“成于文”,这里的“文”,不是文章写作,因为中文系从来不把培养作家当成主要目标。《周易·贲卦》有一句卦辞是:“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成于文”本自这里,“文”指向的是人文。人文的中心是人,是关乎人的文化,所以我们说“成于文”,是强调中文人应该具有的人文精神。
《礼记·大学》开篇有几句引用率极高的名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不管是显明道德,革新民心(或亲爱他人),或者是追求至善,其实体现的都是人文精神。具体到在座的诸位学生,我想至少应该向这三方面努力:
一是体验生命。既是体验、提升自己的生命,也同样学会体验他人,理解并试图保持尊重。二是道德自律。重视人之所以为人的道德素质,不断在社会实践中磨砺自己,修身养性,成仁取义。三是人文关怀。不管是自我,还是他人,内心都具有一个大的精神世界,需要去面对、体悟和完善。
【乐于院】
以上的关键词,我找孔子要了三个“兴、立、成”,又从“中文学院”借了三个,还剩一个“院”。我想北外中文人应有的“兴于学、立于中、成于文”,最后的归结应务实地放在“乐于院”上——快乐地在中文学院这里成长、站立,即使这种过程伴随着很多的痛苦和不顺。我在课堂中不止一次和学生们说过:真正有意义的逍遥,恰恰是现世中有所倚待、有所缺失的逍遥。所以不要觉得只有在北大、北师大等传统文科院校才能有所立、有所成,最重要是放开内心的束缚,直面现实的世界。只有这样,你才能体会如下的人生:
像张爱玲《更衣记》中提到的小孩子一样,骑着自行车,可爱地撒开手,从人群中摇摆而轻倩地掠过;像中年时的韩愈,来到溪流前,“当流赤足蹋涧石”,“人生如此自可乐”(《山石》诗);像晚年时的黄庭坚,伸出双脚,接受自然而降的雨水,说道:“吾平生无此快矣!”(陆游《老学庵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