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王德胜教授做客“北外文华讲堂”

作者: 时间:2024-05-23 点击数:

2024年5月22日下午,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北外文华讲堂”邀请首都师范大学艺术学部主任、艺术与美育研究院院长,中国文艺批评基地主任、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德胜先生,作题为《移动化叙事——“微时代”文艺批评的生产特质》的学术讲座。讲座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图书馆报告厅举行,由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执行院长李建盛教授主持,中文学院韩振华教授、李美玲老师以及师生百余人参加本次讲座。

王德胜教授首先从时代技术所带来的社会生活碎片化和微化状况谈起,他总结了“微时代”的基本特征,认为“微时代”是一个以人的日常活动及其感受满足表征生活意义形态的新的生存之境。随着移动互联网迅速成长为一个不断促成新的文化生产与社会共享的群体性在线环境,“微时代”把日常生活内容简化为瞬息性和规模化的信息生产与传播,生活意义与人的感受性满足被普泛化为一种“即时性”的美学关系。在这一背景下,今天文艺批评的存在方式及其可能性发生了巨大改变。

接着,王德胜教授分析了“微时代”文艺批评的存在方式,将其特点概括为移动化。王教授指出,“微时代”文艺批评在意义生产的可能性及其实际构成形态方面,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它具体表现为:第一,由于“微时代”中知识和知识功能的具体理解发生了颠覆性变化,文艺批评演变为一种“日常性”的存在,文艺批评意义的实际发生与确立很大程度上由互联网传播以及相关的信息交互过程所决定;第二,“微时代”文艺批评活动的技术变迁,改变了批评意义的发生形态。

最后,王德胜教授将“微时代”文艺批评的生产特质总结为线性、圈层性和同情性三点。他认为,第一,“微时代”文艺批评不间断地处在某种不确定的行进(发生)之中,导致意义本身游移不定;第二,文艺批评不断走向一种集体叙事过程,强化了批评活动的特定叙事化效果;第三,文艺批评的空间规模化占有诉求逐渐大于时间性深度的历史理性要求。王德胜教授总结道,“移动化叙事”作为微时代文艺批评特定的生产性特质,在当今从根本上挑战了文艺批评原有的“专供权”,成为多种元素相互交织、线性化连续的叙事性活动,构成了一种新的意识形态景观。

讲座结束后,王德胜教授就师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交流互动,热情认真地解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李建盛教授对王德胜教授的学术报告做了概括性总结,认为王老师的讲座关注当代文艺批评研究,所做的批判性考察和分析具有理论和学术的深度,给我们的文学文化研究带来了重要的启发。讲座在全场师生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撰稿:王思娴

图片:宋  炜

审核:何  辉



邮箱:zhongwen@bfsu.edu.cn  电话:010-88817812/88816438 传真:010-88818140    邮政编码:100089 Support by ITC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