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雪瑽,女,生于北京。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民间文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曾于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任博雅博士后。自2025年5月起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任讲师。主要社会兼职:中国民俗学会理事、中外妖怪学丛书编委。
主要研究方向为中日比较文学、神话学、民间文学、妖怪学。曾在《外国文学评论》、《民族文学研究》、《西北民族研究》、《形象史学》等刊物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教授课程:
主讲东方文学史等课。
研究方向:
中日比较文学、神话学、民间文学、妖怪学
代表论文:
(一)核心期刊文章
1.《重构大和的“天下”:<风土记>中的天下观》,《外国文学评论》(CSSCI来源,AMI权威,北大核心)(2023年第1期)
2.《从“守护神”到异域图像——论长臂人、长脚人形象在日本的嬗变》,《民间文化论坛》(CSSCI扩展,AMI扩展)(2024年第5期)
3.《学科体系与认知体系:论井上圆了的妖怪学》,《日语学习与研究》(CSSCI扩展,AMI扩展)(2024年第5期)
4.《<山海经>传入日本年代再考辨》,《民族文学研究》(CSSCI来源,AMI核心,北大核心)(2021年第2期)
5.《程憬的中国神话研究——论<中国古代神话研究>对前人学说的继承与发展》,《西北民族研究》(CSSCI来源,AMI核心,北大核心)(2021年第1期)
6.《明代人的海外异国想象——<天下九边分野人迹路程全图>为中心》,《形象史学》(CSSCI来源集刊,AMI集刊核心)(2021年第1期)
同时收录于胡建升编:《圭璋特达——叶舒宪先生学术理论与方法研究文集》,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24年
7.《孝歌演唱中的“结构缺失”现象刍议——以武当山地区官山镇丧葬仪式考察为中心》,《民族文学研究》(CSSCI来源,AMI核心,北大核心)(2023年第2期)
8.《梁祝的传说》,《前线》(见刊时为CSSCI扩展,现为AMI核心)(2018年10月)
9.《关公的传说》,《前线》(见刊时为CSSCI扩展,现为AMI核心)(2018年9月)
(二)普通期刊文章
1.《人-物关系、文化交流与历史重构——首届“东亚物质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综述》,《青海师范大学学报》(AMI扩展)(2024年第6期)
2.《从符号转换到文化互释——论翻译人才培养中的母语能力与母语文化素养问题》,《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AMI扩展)(2024年第2期)
3.《从楚国创世神到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形象的衍变》,《传记文学》(2023年第5期)
4.封二文章《神圣叙事与日常生活的建构》,《民间文化论坛》(CSSCI扩展,AMI扩展)(2023年第6期)
5.《韦尔南的神话学思想——评〈众神飞飏——希腊诸神的起源〉》,《民间文化论坛》(见刊时为AMI扩展,现为CSSCI扩展版)(2021年第3期)
6.《<红楼梦>前十回叙事逻辑中虚实的二元互补》,《名作欣赏》(2020年第4期)
7.《论昆曲对艺术传统与当代审美的兼顾》,《徐州工程学院学报》(AMI扩展)(2020年第4期)
8.《论“十七年”民间文学对马克思主义的遵循与背离》,《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AMI扩展)(2020年第2期)
9.《嘉兴立夏吃“野米饭”习俗的文化意义》,《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
10.《从启蒙民众到对话民众——纪念中国民间文学学科100周年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民间文化论坛》(AMI扩展)(2019年第1期),被《中国文学年鉴·2019》收录
11.《百田弥荣子的中国神话研究——以<中国传承曼荼罗><中国神话的构造>为中心》,《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AMI扩展)(2018年第5期)
(三)其他出版物文章
1.《理论、变革与跨越:文学人类学大连论坛侧记》,《文学人类学研究 第十辑》,2024年第2期,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25年
2.《从“诸夷门”到“世界民族图谱”——论<唐物语>中江户时代日本人的思想意识》,《文学与图像》第七卷(2023年,中西书局)
3.《浅论江户民间的<和制山海经>——以<姬国山海录>为例》,《神话研究集刊》第七集(2023年1月,巴蜀书社)
4.《重读<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太平洋岛国研究》第六辑(2022年3月,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5.《2017年神话学研究综述》,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中国民俗学会主编:《中国民俗学年鉴2018》(2022年6月,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6.《嘉兴立夏吃“野米饭”习俗的文化意义》,中国农业博物馆编:《二十四节气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21年12月,中国农业出版社)
7.《嘉兴市新丰镇二十四节气民俗调研报告》,《2018中国嘉兴二十四节气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9年5月,中国书店),合作作者:赖婷
同时以《南湖区新丰镇二十四节气民俗调查报告》之名被《嘉兴节日志》收录(2021年6月,上海书店出版社)
8.《台湾原住民族排湾族口述传统中的宇宙观与生命观》,《非遗保护与研究》(2016年,吉林文史出版社)
科研项目:
(一)主持:
1.2023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日本妖怪学学术史研究(1893—2023)”(23CWW009),负责人。(在研)
2.2022-2023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2批面上资助:《山海经》图像在日本的传播与影响(1603-1868)(2022M720268),负责人。(已结项)
3.2020-2022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神话研究院重点科研项目:《山海经》及图像在日本的传播与影响(2020SHZD07),负责人。(已结项,优秀)
4.2019-2021 主持北京大学大成国学研究生奖学金项目:日本《山海经》接受研究(DC202009),负责人。(已结项)
(二)参与:
1.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神话文学思想史研究(23&ZD277),主持人:黄景春(在研)
2.202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东方文学与文明互鉴:多语种古代东方文学插图本比较研究(22JJD750002),项目组核心成员。主持人:丁莉(在研)
3.2024年起参与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职贡图的域外传播再造与近世日本“异族图绘”研究(24BMZ081),项目组成员。主持人:安琪(在研)
4.2021-2024 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图像视域下的《山海经》民间传承与知识生产研究(21CZW056),项目组成员。主持人:程梦稷(在研)
5.2021-2023 参与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国学单列课题青年项目:黔地歌谣的文献整理与活态传承研究(20GZGX21),项目组成员。主持人:程梦稷(在研)
获奖情况:
1. 2025年 “第六届费孝通田野调查征文活动”优秀田野调查作品(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研究中心主办)
2.2023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2018-2022年优秀学科综述(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主办)
3.2023年 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后
4.2022年 “2022年亚太国际人文社科优秀论文评奖活动”,二等奖(国际人文社科跨学科研究协会、《亚太学刊》编辑部主办)
5.2020年 国家奖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