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利华

作者: 时间:2021-04-16 点击数:


冉利华,女,文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研究中心。自1996年起一直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从事中国学生和留学生教学工作,期间曾受学校派遣任韩国仁济大学和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客座教授。兼任教育部学位中心论文评审专家、汉考国际面试官、汉语志愿者选拔考试和外派汉语教师选拔考试面试官。


教授课程

主讲过文学概论、《文心雕龙》研读、文艺学前沿(集体课)、跨文化交际学、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跨文化交际视野中的文本阅读与电影案例分析、综合汉语、汉语阅读、汉语视听说、中国风土人情等课。


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为文艺学和跨文化交际。


学术成果

专著

1.《红楼梦》研究学案(专著),台湾: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13年3月。


合著

1. 新时期高校文学理论教材编写调查报告(合著)(国家级课题),2006年12月,春风文艺出版社。


译著/文

1.《国外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进程》(合译),2001年12月,语文出版社。

2. 高雅文化对低俗文化:从文化研究的视角进行的讨论(译文),《文艺研究》2005年第10期。


论文

1.水做骨肉,心血成歌——浅论性别对李清照创作的影响,《语言与文化论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11月。

2.时代的创伤——浅析郁达夫小说《沉沦》,《语言与文化论集》,北京出版社 文津出版社,2001年3月。

3. 钱钟书的《17、18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简介,《国际汉学》第11辑,大象出版社,2004年9月。

4. 论17、18世纪英国对中国之接受,《国际汉学》第11辑,大象出版社,2004年9月。

5.论海明威小说的“冰山”风格,《文艺报》第7版理论建设专栏,2005年2月24日。

6.《三国演义》对反讽的运用,《文艺报》第6版文艺争鸣专栏,2005年3月24日。

7. 海明威冰山风格的具体体现,《人文丛刊》第一辑,学苑出版社,2005年6月。

8. 刘勰的夸饰观,《中国韵文学刊》,2006年第2期。

9. 《红楼梦》经典化过程中的名人效应,《人文丛刊》第三辑,学苑出版社,2008年6月。

10. 从刘心武的“秦学”风波看当前中国学术场域的自主性,《人文丛刊》第四辑,学苑出版社,2009年6月。

11. 1954年《红楼梦》研究批判运动的必然性,《学海》,2009年9月,第5期。

12. 民主观念与科学精神的铸造——胡适考证白话传统小说的动机,《中国文学研究》, 2009年10月第4期。

13. 创造国语的文学——蔡元培写作《石头记索隐》动机新探,《文化与诗学》2010年第1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

14. 浅议对外汉语教师如何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北京外国语大学2010年教学研究论文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年5月版。

15. 融中国文化于汉语教材之中——关于汉语教材编写的一点意见,《人文丛刊》,2011年。

16. 旅居者如何化解跨文化冲突,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

17. 世界变平了,我们该怎么办?——从电影《世界是平的》谈起,《人文丛刊》第八辑,2014年6月。

18. 历史与人文的悖论——评莫言的小说《蛙》,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

19. 中国人处理交际冲突的原则初探,《人文丛刊》第九辑,2015年。

20. 论中国人非语言交际行为的运用, 《人文丛刊》第十辑,2016年。

21. 马来师资项目学生跨文化适应情况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和谐共生,携手共赢——纪念中马建交40周年北京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2016年。

22. 海外汉学研究的开拓之作——试谈钱钟书《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献中的中国》,《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论丛》(第一辑),石云涛主编,中国商务出版社,2019年。

23. 从《北京折叠》的英文译本FOLDING BEIJING看刘宇昆的跨文化沟通能力,《人文丛刊》第十二辑,学苑出版社,2019年7月。



科研项目

1.蔡元培创作《石头记索隐》动机新探,2008年北京外国语大学校级课题,2009年结项。

2.宇文所安《文心雕龙》翻译研究,中文学院2018年度教育部双一流项目,在研。



邮箱:zhongwen@bfsu.edu.cn  电话:010-88817812/88816438 传真:010-88818140    邮政编码:100089 Support by ITC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