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波老师:循循善诱,良师益友
张洪波,女,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先后获文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自1995年起一直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工作,曾赴韩国又松大学任教2年,赴美国康奈尔大学访学1年。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领域为比较文学、中国文学经典的域外译释、跨文化文学阐释的理论与实践、中国文学话语的阐释与建构。
张老师和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本科时期我就听过乐黛云老师讲座,也读过乐老师《比较文学原理》一书,她本人正是从现代文学走向比较文学的新学科开拓者,她使我看到文学研究能够拥有更宽广的世界性视野,更深入的思想理论背景,更前沿新锐的观念交锋与问题意识,因而也就能够获得更开阔的理解阐释空间、更新鲜丰富的发展的可能性,这些都深深吸引了我,正是我选择比较文学专业的原因。
张老师与《红楼梦》研究
进入文学研究领域,能否“取法乎上”,从“第一义”悟入,这直接影响研究者心胸眼界与格局气度的形成,很关键。最伟大的经典杰作如《红楼梦》和《庄子》,是巅峰,是召唤,是挑战,更是人生进境之所在,读之恰如入宝山,常读常新,触处生春,真是无尽快乐之源。比较文学研究视域宽广开放,但也极易流于浮泛空疏,所以从事比较研究的人更需要常存敬畏之心,脚踏实地,夯实根基,找准自己的“据点”,这样学习思考才能言之有物、有的放矢,而不是“游谈无根”。我自己的中国文学据点就是《红楼梦》和《庄子》,西方文论据点则是以海德格尔、伽达默尔、保罗利科著述为核心的现象学阐释学理论及巴赫金复调对话理论,目前更聚焦于话语阐释理论。
至于我选择《红楼梦》的原因,我曾在自己那本小书的封底这样概述:“《红楼梦》的现代阐释所包蕴的综合性、开放性研究视阈,融作品、批评、理论于一炉,跨越古今,融会中西,打通文史哲等诸种人文学科边界,这使得它自然成为比较文学研究领域内,以中外文学思想比较为旨归的比较诗学研究无法回避的一个极具挑战性的命题。”
《红楼梦》这部作品是众所公认的传统文学集大成之作,刻画人性极丰富深刻,其中所涵容的“人生与人情”如森林海洋般深广复杂,而它又是极富文学性的。它既是对传统的总结和反思,又有非常多面向现代的新意,既是传统的终结者,又是新时代的开启者。《红楼梦》蕴含的反思批判精神与西方文思文论之间存在着太多触处生春的呼应,同时却是独立生长于传统文化沃土的道地“中国之花”,《红楼梦》之文心文思自有其独特性与复杂性,不能用西方理论去套用,任何西方理论在它这都要接受质疑和检验,它能为我们研读西方理论提供一种非常好的反思检验的前提。古今中西的文心文思在《红楼梦》现代阐释这个平台中无限碰撞、交锋、融汇,形成生生不息的“意义”的泉源,而多少西哲先例早已确认,最好的理论灵感都是由最伟大的作品滋养催生出来的,所以你说,“叫我如何不想她”!
张老师与《庄子》和海德格尔
研读《老子》与《庄子》,完全是出于心性的自然相吸,本科时候我就全程旁听过陈鼓应先生在哲学系开的老庄研读课程。道家思想让我感受到心灵的共鸣与思辨的快乐。《庄子》给人一种超越而灵动的视野,给人以很大的心灵自由的空间,让人知道生活不止在此处,永远不要被眼前的东西所束缚,要将目光投向无极限的远方。它也使我面对眼前生活,眼前理论和文本时,既能投入,又能超出,始终拥有一种冷静的、外在的视野,一种旁观反思的眼光。
海德格尔是西方现代哲学的大宗师,其思想中又有道家影响与东方禅思的痕迹,《艺术作品的本源》一文在西方理论界影响极深远,文中对西方形而上学的反思与批判,举重若轻又惊心动魄,其中处处隐伏着现象学、阐释学与解构思维的理论基因,其论述包蕴着深邃的逻辑悖反性,极艰深又极诱人,其文本内在的问答逻辑结构最难进入和把握,是最难啃又最值得啃的西方理论“硬骨头”。如果你们到研二下学期仍不畏艰难,那咱们就有可能一起精细深耕此文,呵呵。
张老师给我们的建议
来到北外中文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学院具有自由、包容和开放的生活环境和良好的学习风气,老师们术业有专攻,各有“独门秘笈”,且个个都真诚热情地关心爱护我们的同学,所以大家尽可以转益多师,博采众长,不必太存门户之见。
鉴于北外有“魏公村职业培训学校”之名,也特别理解大家都面临就业压力,但在步入忙碌功利的社会生活之前,还是希望大家能够沉下心来读书学习,珍惜读研三年这一段人生中很难再得的沉静思考和学习的时光。“欲速”往往不达,宁静方能致远。祝愿每个同学在北外读研生涯中,能够拥有更通达的心灵、更长远的眼光、更坚韧的心态,能够真正认清自我、发现自我,拓展自己、提升自己,从此逐步创造自己更充实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