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旻文老师

作者: 时间:2024-03-27 点击数:


研究初心&研究方向

当我们与朱老师聊到她的研究初心与方向时,她表示,自己工作后感兴趣的研究方向与她学生时期的研究内容基本是一致的。

提及高考志愿,朱老师告诉我们,去北语学习对外汉语既是一种阴差阳错,也是一种命中注定。

本科期间她的毕业论文是施家炜老师指导的,开始尝试进行二语习得方面的研究,并逐渐摸索着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

在研究生阶段,她追随着王建勤老师,继续探索第二语言习得的奥秘。朱老师表示,身为高中理科生的她,被语言科学所深深吸引。在二语习得方面她专攻“认知”这一方向,“就好像冥冥之中又回到了我原来想去的那个地方”。

到了博士阶段,朱老师仍不忘“初心”,深入研究,将第二语言习得、认知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相结合的跨学科研究作为自己博士论文的突破点,在工作以后也获得了国家基金社科项目继续在这条路上探索着。

朱老师说,“一个人可以不用有很多方向,不需要四处开花,而是在一个方向找到他可以做的事情”。在她看来,认知的视角能够回答她想要研究的很多问题,因此也一直坚持着这条道路。

最后,朱老师也认为自己是幸运的,因为从本科到工作,从北语到北外,她一直走在自己的“正道”上,不偏不倚,机遇良多。


教学经验&心理调适&有趣的教学经历

朱老师从研究生阶段开始,就一直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在教学中关于学生的印象深刻的事情,她告诉我们,不同国家的学生性格会有很大的差异。例如,日韩学生性格较为内敛,勤奋好学;而欧美学生性格开放,个性张扬,思想比较活跃。因此面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我们也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朱老师认为,许多表面上看似是跨文化冲突的问题,实际上是学生的个体因素差异。

在这里,朱老师向我们分享了她曾经教过的一名法国学生的经历:这位学生拿到了国家政府奖学金,来中国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习。但因为过于想念自己的刚出生的孩子和太太,他感到焦虑与迷茫,也因此变得郁郁寡欢。朱老师得知后,在课后时常与他聊天,听他倾诉。在这样的过程中,他的压力得到了排解,从此心情变得明朗,课上也更加积极主动了。

朱老师利用二语习得的“情感过滤假说”向我们说明了其中蕴含的道理,培养语言能力固然是语言教学的重要目的,但也不能忽略学生的情绪管理。消极情绪会阻碍学习的顺利进行,而只有当学习者的情感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时才能够保证知识的顺利摄取。

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做好学生的情绪管理,才能让学习变得高效,让教育变得“人本”,也就能够形成良性循环。朱老师在多年的教学经历中,深刻地体会到了什么才是“人本主义教育”,即“教育要先培养一个完整的人,然后再讲授知识。教师在课上也不是机械地进行知识灌输,而同样是作为一个“人”,一个能和学生建立积极、平等、信任的师生关系的‘人’”。


上课初体验&教学风格

朱老师的父母都是教师,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耳濡目染,因此,对于如何当一名教师、如何进行教学,朱老师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解。在进高校教书之前,朱老师已经有多年的汉语教学经验,她认为这个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如果想要成为教师,最重要的应该是一个人的性格是否适合教师这个职业,但同时也需要后天的努力。

当朱老师回忆自己第一次上课的经历时,她告诉我们,自己第一次上课是在北语的汉语速成学院,授课对象是初级水平的留学生。当时的她还只是一名实习教师,虽然有些紧张,但她还是认真备课、上课,并顺利完成了课堂。尽管课堂中也发生了一些预料以外的“非预设性事件”,但整体还是比较轻松的。在处理和学生的关系上,朱老师认为,她会尽量避免和学生“硬碰硬”,但在出勤、作业等原则性问题上不能退让。


如何确定论文选题

关于论文的选题,朱老师表示,她的硕士或博士的选题主要来源于实践,这是一个自下而上、从实践到理论的过程。在教学或语料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当尝试去回答现象产生的原因却不知从何说起或引发诸多思考时,这或许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在这里,朱老师向我们分享了她硕博论文选题的经验历程。硕士期间,朱老师发现留学生会出现“动结式”动词或补语成分缺失的问题,她在已有的传统的语言本体理论当中找不到合适的理论去解释这个问题。在导师的启发下,朱老师尝试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寻找灵感,终于从“事件框架”的这一认知语义学的理论当中找到了合理的解释,从而确定了自己硕士论文的选题。

到了博士阶段,朱老师对于事件框架理论的研究并没有浅尝辄止,而是继续深入探索。因而也就从读博的一开始就确定了自己的研究题目。

最后,朱老师总结到:本硕博三个阶段我们有不同的任务和要求。本科阶段理解论文写作的流程,能进行完整的论文写作;硕士阶段要在一定内容上有所创新;博士阶段则要求有理论创新。这三个过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不断深化。


除却浮躁,端正态度

——硕士论文开题

提及同学们普遍关心的论文开题问题,朱老师的观点很明确:自我主动认真对待,切莫过于依赖外力帮助。她以就业问题类比论文开题,巧妙地表达了对于开题的理解:“找工作要怎么找,开题就怎么开。像对待找工作一样对待开题,开题就一定能通过。只要是找工作,就一定能找到工作,只是工作的好坏问题。开题也是如此,好好开题是一定能通过的,只是开题水平各有高低,但是通过一定是没问题的。”其实如果说就业是我们人生中的一次关键转折,那么论文开题则是我们求学路途上的一次重要抉择,殊途而同归。

朱老师表示,开题其实更多是一件必须自我成长的事情,因此需要自身先重视这个问题。任何的外力都是起辅助作用的,包括老师的意见。如果自己主观上真正想要认真对待开题的话,一定会自己去寻找学习渠道,例如去听讲座或者去B站学习等等,而不是试图单纯依靠和老师的交流来完成整个开题过程。开题也是自我学习,既然是学习,那么关键点一定还在学生自己身上,只靠外力去学本身就是一个本末倒置的问题,老师的经验其实更多地是在学生碰到困难的时候给予建议。


沧海拾珠,功在不舍

——阅读文献

在提到如何提高论文的严谨度和科学性时,朱老师的第一回答就是多读文献。她认为,读文献是一个长期的内化过程,别人的见解和观点其实很难变成自己的东西,如果听到的东西和自身经历能够匹配,就很容易理解,也可能就吸收得比较快,反之则形成的短时记忆很快就消失了。所以反复练习和及时复习很有必要。朱老师在这里提到了一个词:rehearsal,意为排练,多次排练才能把短时记忆变为长时记忆,而记忆突进越多才能越快速高效的提取这些记忆。从长时记忆中提取信息仿若沧海拾珠,我们需要的是找到牵住珍珠的那条线,线越多,途径越多,想起的可能性就越大。而所谓有意义学习,则是需要在反复练习,新旧知识交融的基础上,联系经验和实际,将新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朗读者》中曾有这样一段话:从某种意义来看,世间一切都是遇见,就像冷遇见暖,就有了雨;春遇见冬,就有了岁月;天遇见地,就有了永恒;人遇见人,就有了生命。而我们,反复坚持遇见文献,大约就有了合格的毕业论文。


基础+方法,双管齐下

——深造读博

提到自己的读博经历,朱老师戏言自己的读博历程还是比较“戏剧化”的,原是打算硕士毕业体验了工作后再读书会更珍惜学习的时间,但是也报名了博士,两边准备。后来找到的工作不太合自己的目标,还是想继续深造,3月份寒假回校后参加了博士考试。而对于如何准备攻读语言学博士的问题,老师有两点深刻感悟:一是基础扎实;二是研究方法正确。本体研究的基本方法比较一致,而应用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则五花八门,例如二语习得的认知方向,如果不懂实验设计则根本无法开展研究。而研究方法是要在硕士阶段学习清楚的,博士阶段需要跟随导师参与项目,没有时间从头培养研究方法。项目团队看重的是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技术,这也是博士生培养的前提。另外,朱老师也提醒同学们,考博一定要提前跟导师双向确认好,不是每个导师当年都会招生,所以和导师事先联系以及了解导师是否有招自己的意愿尤为重要。


目标明确,充实自我

——就业前景

就业前景问题一直是历届研究生的最大难题。朱老师对此的看法是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然后尽力争取。在这个过程中也会有一些思考角度,例如想不想留京,如果想深造选择读哪个学校的博士等等。北京的高校竞争力更大,不同学校间也有差异,例如我们学校有汉语国际教育博士点,暂时还没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博士点,考博的时候要清楚自己考的是什么专业什么方向。除了自己本身的竞争力外,还要清楚自己想加入的领域具体在做什么,需要有什么样的素养。如果你是雄鹰,请不要吝惜羽翼,去长空搏击;如果不是,愿你像蜗牛一样,顽强执着,奋力攀爬,站在塔尖,你会和雄鹰看到同一片风景。


总结

事实上,无论在谈到哪一个问题时,朱老师似乎都强调了一点,那就是自我突破与成长,求学路也好,未来的每一段重要的人生旅程也罢,所有的艰难坎坷最终都需要自己走过,把荆棘当作花路,才能在刺尖上开出花朵,完成动人的自我绽放。别敷衍,别丧气,别辜负,给自己加油,愿你我都有更好的明天。



邮箱:zhongwen@bfsu.edu.cn  电话:010-88817812/88816438 传真:010-88818140    邮政编码:100089 Support by ITC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