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晓冬老师

作者: 时间:2024-03-27 点击数:


马晓冬老师,北京外国语大学比较文学专业副教授。马晓冬老师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先后获中国文学专业学士、比较文学硕士、博士学位。

自1998年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工作以来,马老师先后承担过中文学院中文系本科生、研究生及对外汉语系留学生汉语课程的教学工作。近年主要讲授外国文学、西方戏剧文学作品解读、翻译研究等课程,主要研究领域为译介学研究、中法文学关系研究。

一、遇见文学

我们首先问了马晓冬老师为什么选择了外国文学,老师回忆道:“我其实在中学时就很喜欢学外语,尤其是俄语,所以上大学时想去外语系,但因为保送时选择不多,就选择了也比较喜欢的中文系。不过后来觉得进中文系是挺幸福的一件事。”

马老师谈到,自己在上本科时更喜欢阅读外国文学。“那时我觉得古代文学在表面上和我们今天具体的日常生活方式有点遥远,相对来说外国文学和我们今天的生活可能更贴近一些。”马老师说到,其实本科期间自己对学科之间的具体差别了解得也不是很清楚,所以研究生就选了比较文学这个和外国文学较为贴近的专业。再之后读博是与当上老师有关。“因为当了老师以后,需要告诉同学我自己的想法,所以真的觉得想要说出自己的话了,也就真正地找到了问题,进入了研究的状态。”老师笑着说,“我一直不是一个特别有目标的人,经常是顺水推舟式的前进。走到哪个阶段,需要什么,我便去做什么了。”

马老师提及,如果以现在的状态让自己重新选择专业,她可能会去选择古代文学。“有时候我觉得在今天的世界,”马老师说道,“外国文学对我们来说不是那么陌生的东西,我们的审美和价值观受到了全球化和西方话语的影响,反倒对我们自己过去的东西有点陌生了。所以我觉得如果一个人能把自己的文化传统基础打好,再去做其他东西,思路可能会更开阔。”

二、文学课堂

我们接着问到马晓冬老师对文学课堂的期待是什么?“如果说外国文学课我希望同学们有什么收获的话,可能第一是‘逼着’同学们读一些东西。”马老师这样说道。老师认为,如果自己不读文本,印象就不深刻。老师为我们作了一个比喻:“有些文本你可能现在看不太懂,但就好像你存了一些蜡烛,黑天的时候你可以想起自己有东西可以点起来了。可能几年、甚至几十年之后,中文系的同学面对许多人生问题,像人生方向呀、自我的认知呀等等,就可以知道自己到哪里寻找资源和力量。”

第二,马老师希望能通过课上的分析,让大家注意到文本中有什么是值得思考的问题。老师举了《包法利夫人》中的例子:就像我们都知道查理是那样一个平庸的人,那为什么爱玛还会嫁给他?我们提出类似这样的问题,并在课堂上讨论,这种训练让同学们在以后的阅读中就会学着提出问题,这一个过程马老师觉得是很重要的。“这也是判断一个专业读者和普通读者的差别,”马老师说,“因为这让阅读超越了打发时间和仅仅获取快乐的层次。提出问题的意义在于这也是发现自己内心的过程。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每个人寻找的方式、解答的方式以及注意到的焦点都不太一样,这样你也可以发现自我,发现自己的问题。这个目标可能靠这一学期的课程比较难实现,但如果同学们有心,以后仍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阅读文本。”

第三,马老师认为同学们要学会从文学作品里抽象的能力。“我们总说文学是形象表达,但如果文学仅仅只是形象表达,那它肯定不是人类文化的经典。它一定是从形象中又‘抽出’了一些东西,就像我们看《等待戈多》里幸运儿的独白,形象上看起来只是胡言乱语,但它背后包含的东西有许多,这些需要我们从中抽象出来。有了抽象的能力,从一定程度上说就是有了文学研究的能力。”

三、“专业的读者”

在了解到马老师对同学们的期待之后,我们希望她能谈一谈中文学院的同学们作为专业读者应该具备的素质。

首先,老师认为,专业读者应该对形式和细节特别敏感。一个普通读者可能不太会注重细节的描写,但文学的表现恰恰在它怎么表现出来的,文学更丰富的东西都在形式和细节里。因此马老师的课上经常会和同学们一起看作家对细节的处理。老师说:“我希望同学们不仅知道哈姆雷特是个什么样的人,也更应该注意到文本是通过什么方式表现出来他的形象的。形式和内容是相关的,不注意这些形式和细节,也无法真正解答哈姆雷特究竟是个什么人。”

马老师还认为,专业的读者要倾听不同的声音,并且能听懂不同的声音。只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的话,如果不喜欢某个作者,就可以不读他/她的作品。不论是在课上,还是平常的阅读中,也许都会有大家不太喜欢的作家。不过作为文学研究者,即使不喜欢、不欣赏这个作者,也应知道他/她想说什么、怎么说出来的。“这种能力在更高的意义上也是一种道德能力。你在生活中也是这样,有些人你虽然不喜欢,你也要能站在他/她的位置,知道他/她的处境。你不欣赏,不会像他/她那样选择,但你得知道是怎么回事。这样人也能更宽容,和别人沟通也能更顺畅一些。”

四、外国文学研究

我们希望马老师在最后谈一谈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

老师表示,在教学过程中看到一些论文,也确实思考过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的一些问题。老师说:“我们现在用来分析文本的理论都是从国外来的,我们的名词、范式也都是从西方而来的。这其实和海外汉学家特别不一样。汉学家是用他们自己的范式研究中国的东西,但我们则是用西方的范式研究西方的东西。这个时候我们的研究在一定意义上很难跟他们的学术界对话,因为我们和他们发出的是一样的声音。我自己在想,我们已有现成的理论,但是没有自己的问题,我们更需要有自己的问题。”

“我们会对文本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和我们对我们的处境、我们的社会、我们的生存现状、我们中国文化未来趋向的认识是有关系的,所以我们想去他们的文本中寻找我们的解答。回答问题要先把自己展示出来,走进文本要把先自己弄清楚,然后才能知道文本中的内容与问题是什么。我们可以借用各种各样的理论,但是我们的问题是应该清楚的。可能有人说我们要发明各种各样的理论,也有人在探讨中国学术界的‘失语’,不过我觉得最主要的还是我们没有建立自己的问题。如果我们建立了自己的问题,中国的学者必然和西方的学者在看同一个文本时能看到不一样的地方。”

马老师还说到:“也就是说写一篇论文不是单单为了写论文,而是要通过这篇论文回答一个自己的,或者别人的,或者我们这个时代的某个问题。也许它不是那么明显地体现在题目当中,但背后的关怀应该是有的。”马老师以《摹仿论》的作者奥尔巴赫为例,“奥尔巴赫在这本书中将欧洲历史上怎么呈现现实的文本梳理展现了出来。因为他是犹太人,在二战中逃到了土耳其写成了这本书,所以你会发现他最后的落脚点和核心是人和人之间的交流,人类如何获得自己的自由和尊严等等,这些问题就是他当时最为关心的。他表面上可能不是在说这个问题,但你能感受到他背后想表达的东西。这是一种理想的探寻和研究的状态,也是一个更高的要求。我们研究的具体问题应该是要为最后解答那个时代问题而服务,这也许就是我们说的‘人文关怀’。有了这些,你就会有个性,有自我。”

五、老师寄语

“希望同学们能找到一些不需要消费就能找到快乐、力量和安慰的方式。我想文学就是这样的一种方式。精神财富可以不断复制,分裂,但其价值并不会减少。现在可能大家大部分的快乐都要通过消费才能获取,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够在这几年的文学学习中找到无需消费也能有所收获的方式。”




邮箱:zhongwen@bfsu.edu.cn  电话:010-88817812/88816438 传真:010-88818140    邮政编码:100089 Support by ITC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