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访谈
朱勇,江苏泰州(姜堰)人。文学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教授。主要研究兴趣为国际中文教育、跨文化交际,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面向欧美汉语学习者的京味儿文学分级研究》等著作两部,主编《中文天天读》《新时代汉语口语》等教材10多部。主编的“案例三部曲”等在领域内有广泛影响。已主持完成多个省部级课题,目前正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多个课题。
初识语言学
采访中,朱老师对他的语言学之旅娓娓道来。他本科毕业于北师大哲学系,因缘际会走上了应用语言学研究之路,这个看似“不对口”的专业却让朱老师受益良多。
朱老师本科毕业后在东南大学做行政工作——“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一个偶然的校内代课机会让他得以接触到留学生。“教几个留学生之后发现,汉语教学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涉及到语言、文化等很多问题。”朱老师如是说。
正是这次特殊的教学经历让朱老师意识到:相比繁杂的行政工作,自己更喜欢教学与研究。然而,哲学系毕业的朱老师跨考北大应用语言学研究生实属不易,受各种条件所限,只能白天工作,晚上在办公室里自学,“我没有上过中文系的一节课,全凭自学。”
在这期间,为了打牢汉语言文字学基础知识,朱老师捧起大部头的《现代汉语词典》,一遍一遍地钻研每个词语的解释。这些固然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但是付出总会有收获。“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到了北大之后,一次李晓琪教授的课堂提问中,朱老师对词语的解释获得了充分认可。朱老师表示:“翻词典,夯实基础知识就是走上这条路必需的一个过程。”
幸遇良师
在北大,朱老师遇到了他“亦师亦友”的导师——刘颂浩教授。刘老师虽是北大中文系出身,但却有国外的求学、工作经历,对阅读英文文献非常重视。从那时起朱老师就比较重视研究路径,“‘取法乎上’非常重要,写论文需要参考国际期刊,因为这些文献从选题到研究方法都比较前沿。”朱老师强调。
在刘颂浩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朱老师受前辈研究的启发选择了自己的毕业论文主题——伴随性词汇习得研究。到了研三,朱老师到北师大兼课,教授了一个学期的“报刊阅读”课,同时利用北师大的条件做毕业论文实验。当时非典肆虐,朱老师就去住所附近的文津馆查阅资料,“那段时间经常坐在北海公园的大石头上阅读中英文材料,一遍一遍地修改论文。”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篇“精雕细琢”的硕士论文最后被朱老师拆成了三篇稿子,一篇发表在《世界汉语教学》,一篇发表在《对外汉语研究》,还有一篇发表在《云南师大学报(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版)》。“一篇硕士论文能够发表在三个地方,而且都还是权威的或知名的期刊上,可见‘取法乎上’的重要性。”
20多年前的北大对外汉语教学中心(即现在的“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对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生开设的专业课程还比较少,种类也不太丰富,不少课程要去中文系修读。朱老师回忆道“为了修满学分,我当时选了陆俭明教授等很多老师的课程。”而现在早已开设了包括研究方法、论文写作、二语习得、跨文化交际在内的多门课程,从课程开设数量、种类的增多也可以看出,这20年里应用语言学(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攻读博士学位
硕士毕业后,朱老师来到北外工作。和每一位新教师一样,虽然研究生阶段在北大、北师大带过课,但毕竟教学经验不太丰富,教学方面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朱老师感慨道,在北外授课的最初几年,是他成长最迅速的阶段。2005年,学校公派朱老师去日本名古屋外国语大学工作。当时在日本没有杂事,除了上课,就是看书和做研究。在日本两年的时间写了八九篇论文。知识的丰富和眼界的开阔让朱老师意识到,是时候读一个博士了。恰逢2007年日本关西大学有教授来北外开会,聊起读博之事,朱老师遂决定选择去关西大学读博,并于2012年获得博士学位(在职)。2016年,其博士论文《汉语阅读与阅读教学研究——以日本大学生为中心》顺利出版。
分级阅读
2007年,朱老师有了第一个研究重点,那就是分级阅读研究。当时外研社一位眼光敏锐的主任,认为分级阅读潜在市场巨大,因为汉语学到一定程度之后,光靠教材是不够的,必须要加强课外阅读。丰富的教学经验让朱老师十分认同,遂一拍即合。于是从07年到11年,四年时间里,朱老师带领团队编写了10册《中文天天读》(英日韩多个版本)。后来陆续被英国著名的麦克米伦出版社和西班牙的出版社引进,也涌现了很多研究《中文天天读》的相关论文。“学术研究应该像滚雪球,不断积累,不断深入。”2016年,朱老师成功获得北京社科基金项目——面向美国汉语学习者的京味文学分级与分级标准研究,研究成果于2020年顺利以专著形式出版。
案例三部曲
2010年9月,朱老师远赴意大利罗马大学孔子学院担任中方院长。此前,朱老师曾指导过一篇关于教学档案袋研究的硕士论文。他认为这个选题很有价值,因此到罗马后开始着手教学案例搜集整理工作。谈到研究案例教学的初衷时朱老师表示,“志愿者走出国门,可能遇到过教学、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问题,但由于并非所有学校都要求记录案例,且许多人将来不再从事这一行,这些宝贵的经验就无法传承。志愿者上完课之后将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例如‘我今天教学遇到了什么困难’,‘得到了什么收获’,或者‘有什么跨文化的体验’等,将之整理出版或者做一个案例库,之后的同学就可以少走弯路了。”
为丰富案例素材,朱老师先是找了五、六位志愿者,他们每天撰写授课反思,然后朱老师根据他们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需要注意的是,案例的收集必须有及时性,间隔时间太久,感情、情绪沉淀后也就缺少了趣味性、真实性。“因此那段时间还是比较辛苦的,白天忙管理,晚上忙反馈。”这种反思很有意义,朱老师说:“有一次,某位老师说学生不太喜欢写汉字,我建议他让学生用蘸了水的毛笔来写,之后我们的志愿者就反馈道,‘朱老师,这个方法太好了,今天上汉字课的时候,他们都不愿意下课了。’ ”
2012年8月,朱老师在美国爱荷华大学开始了为期一年的访学。一方面修习二语习得的一些课程,另一方面继续编写《案例分析》。2013年《国际汉语教学案例与分析》出版。同年,国家推出了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第一批官方指导参考书目有5本,朱老师主编的两本赫然在列,一本是《国际汉语教学案例与分析》,还有一本是《<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大纲>解析》。朱老师道:“这也是我们北外对国际中文教师发展,对国家和国家级考试的一个贡献。”接着,2015年《国际汉语教学案例争鸣》问世,该书是针对《案例分析》中一些思考题解决方案的观点碰撞,是新浪微博平台大讨论的汇总。
对外汉语教学具有明显的跨文化性质,需要从业者具备基本的跨文化能力。所以,朱老师紧接着筹划了第三本案例书——《跨文化交际案例与分析》。编写《跨文化案例》需要相关理论的积累。为此,朱老师专门为学硕开设了跨文化交际课。“开完几轮课,觉得心里有点底了。再加上这几年又指导了几篇跨文化的硕士论文,在他们写论文的过程中搜集案例,也算是教学相长。”不断的积累之下,朱老师于2018年出版了《跨文化案例》。至此,“案例三部曲”顺利完成。同年,朱老师领衔的“基于案例教学法的国际汉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荣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案例三部曲”创造了三项第一:《案例分析》是世界范围内第一部国际中文教学案例类教材,《案例争鸣》是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第一次尝试通过线上讨论、线下点评相结合的观点碰撞类教材,《跨文化案例》则是国际中文领域第一本跨文化案例教材。
教学相长,教研相长
在美国访学的一年里,朱老师接受了系统性的二语习得训练。回国后,他为学生们开设了一门二语习得原著选读课程。课程的主要内容是阅读英文文献,这门课极大地开拓了中文学院应用语言学研究生们的视野。
前些天朱老师收到一封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博士生的邮件,她在SSCI期刊上刚刚发表了一篇论文,特意写信表示当年朱老师的课对她助益良多,十分感谢老师启蒙了她的学术之路。可见,一门真正与国际前沿学术接轨的课程,对学生的学习与研究有着多么深远的影响。
“所以我有一个观点,就是教师应该做科研。我们说教学相长,其实教研也是相长的。”只有通过做研究,看到的东西才更前沿、更深刻,才能给学生带来一些新的东西。“教师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瓶水。如果教师只有一瓶水,那只能给学生一杯水。”说到这里,朱老师强调:“我做研究的出发点是实用主义,希望我做的研究对这门学科有促进作用,若干年后还能被人提起。”
产出导向法研究
多年的求学经历及教学实践让朱老师深刻意识到教学方法的重要性。恰逢北外文秋芳教授创立了本土化、原创性的外语教学法——产出导向法,这个着力解决“学用分离”问题以及帮助学生提高成段表达能力的教学法令朱老师产生了学习、借鉴的想法。因此,2017年朱老师开始产出导向法的研究。“国际中文教育是一个相对年轻的学科,要向海外和国内的其他学科学习。”基于这样的认识,朱老师加入了文秋芳教授的“产出导向法”团队。为了验证这一理论的有效性,朱老师和同事们一起开始了小范围的教学实验,试图考证这一针对大学英语教学的理论能否应用于国际中文教育领域。
要将理论落地,教材编写必须跟上。2019年春天开始朱勇老师决定带领团队编写《新时代汉语口语》(8册),教材编写长路漫漫。因为深切明白“只有实用性强的教材才能受到欢迎”的道理,朱老师带领团队以“精品意识”严格要求,对教材多轮次实验和反复打磨。“国际中文教育要有工程思维,人多办大事。”五年来,参与团队的师生有四五十位。“制作有影响的内容需要团队协作,这不仅培养老师,同时也培养学生。”朱老师感慨道。
求学路漫漫,朱老师的问学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工作后考研,“屡败屡战”,虽然他调侃其“为后来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也可知其中坎坷。自踏上学术之路,朱老师勤勉自省,力学笃行。从攻读博士到美国访学,从分级阅读到案例三部曲再到产出导向法,回首来路,他几乎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做学问,从未怠惰因循。
业精于勤,荒于嬉。朱老师时常劝勉学生“一日之计在于晨”,校园里也常常能看到他工作到深夜归家的背影。从当年毅然选择科研之路到如今著作累累,或许正是这种勤奋、自律才是朱老师学有所成的终极秘诀。
人生寄语
01提高教师技能
在谈到何为优秀国际中文教师时,朱老师提出了四项标准。第一,具备扎实、全面且丰富的汉语本体知识;第二,掌握教学技能。优秀教师能够根据课型、教学对象灵活应对各种情况;第三,拥有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课堂管理能力。面对汉语学习者低龄化的趋势,针对孩子的课堂管理愈发重要;最后,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要能够发现问题,并通过研究解决问题。朱老师更是鼓励研究生们向专家型的教师靠拢。
02强化问题意识
关于如何提高问题意识,朱老师给出了三个建议。一是要广泛阅读,量变引起质变。重点关注论文中研究的不足之处与未来的研究空间;二是多关注讲座,真正优质的讲座可谓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班级也可以组建讲座学习共同体,把听过的讲座录屏保存,既可以自己听,也可以分享给其他同学;三是组织讨论会、读书会。在导师无暇参与时,同专业的学友也可以定期讨论最近的所读、所学、所感。
03重视研究方法
朱老师同时强调要重视研究方法。“功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不论是语言还是文学,方法都是利器。目前同学们拥有很多自主学习的渠道,如教材、讲座、学习网站等。掌握研究方法不仅对写毕业论文有帮助,毕业之后也完全可以将其迁移到工作、生活之中。因为同学们在工作中也要发现问题、描述问题、解决问题,掌握多样的方法,也利于将来的职业生涯。
04阅读国际期刊
朱老师建议同学们多阅读国际期刊,多了解学科前沿。比如,了解了论文中关于英语二语习得的研究,学生可以基于相关理论做汉语二语习得方面的研究。改变目的语或研究对象,都能够使选题非常新颖。国际中文教育毕竟是一个“年轻的学科”,要向走在前面的学科学习。朱老师同时强调要关注中文期刊,将国际、国内两种期刊结合起来研读。
朱老师分享道,筛选文献时有几个标准可供参考。一是知名的国际期刊论文,二是CSSCI或者核心期刊的中文文献。筛选能力反映学术眼光,而学术眼光要基于同学们的阅读与思考,如此才能构成良性循环。只有阅读过高质量的文献,才知道什么是值得读的。
05应对迷茫情绪
当今世界确实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研究生正处于表达能力和思维水平的提升阶段。对此,朱老师建议大家要重视毕业论文写作。“仅仅拿到北外的毕业证书是不够的,在这几年中,同学们应该使自己的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思维水平、看问题的眼光得到提升,使自己的思维更加富于逻辑。”所以朱老师希望大家不管机会多少,都要通过学术训练提升自己的核心能力。
除了树立坚定的努力目标,在应对消极情绪方面,朱老师也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勤读书。读书可以跟心仪的作者对话,研究生阶段是人生当中一段非常快乐的时光,应该多把时间花在读书上。第二,广交友。研究生可以拿出一点时间交友。少依赖手机,多与人接触。第三,多运动。考虑到现在抑郁的情绪有点多,朱老师希望大家能够参与一些体育运动,比如打乒乓球。人生难免有郁闷之时,通过交流,同学们不仅可以得到很多信息,也会得到感情慰藉。令朱老师印象很深的是一个目前在深圳民航管理局工作的学生。这位同学曾经在一个春日的午后和朱老师约好见面谈论文。因为难得的好天气,她向朱老师提出想去颐和园走走,没想到老师慨然应允。若干年后这位学生还跟老师感叹道,这种支持学生热爱生活的态度感动了她许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