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访谈
吴思娜老师,教育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脑与认知研究所。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国际中文教育》编辑部主任、教育部学位中心论文评审专家、《世界汉语教学》《语言教学与研究》期刊评审专家、外派汉语教师选拔考试面试官。
自2004年起,吴老师一直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从事中国学生和留学生的教学工作,期间曾受语合中心和学校遣,赴匈牙利罗兰大学和日本大东文化大学任教。
01. 教育初心——育人始终
关于教育初心,吴思娜老师说,“作为老师,我最关心的是学生。‘三教问题’(教师、教材、教法)的核心也是学生。学生怎么想,怎么学,是我设定研究主体的根本出发点,也是促使我选择第二语言的习得与认知作为研究方向的主要原因。”
在谈到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时,吴老师认为,一个老师可以成就一个人,同样也会毁掉一个人。如果学生在一个公平公正,被老师相信,被所有人认可的环境中学习的话,学生就会更加积极地去学,会学得越来越好。老师的“德”非常重要,如果老师只教给学生知识,不在乎学生最后学到什么,那么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也会影响到学生。如果以后学生成为了老师、父母,也会这么对待他们的学生、孩子。
所以老师需要有责任感,尽管只是小小的教学工作,但是影响到的却是一个人,甚至几代人。
02. 教育理念——立德树人
如果你想成为老师,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老师?
这是吴老师经常问学生的一个问题。对于这个问题,老师也有着自己的答案。
“我希望成为一个让你们都能学会知识的老师,成为一个让每个人都不会掉队的老师。我希望能帮助学生成为积极的、有信心的人。我常跟学生讲,只要你有信心,你从老师那里得到积极反馈,你就一定能学好。所以知识不是最重要的,这是我想给学生带来的信心。”
在这里,吴老师谈到自己学习高等数学的经历。她当时坐在教室第一排的最右边,正好斜对着讲台。和班上其他同学一样,吴老师刚开始觉得高数枯燥又抽象,没有人爱学。但是上课的时候高数老师每提问一个问题,就会看她一下,让她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积极的反馈。后来才知道,这是高数老师的一种讲课习惯,只是恰好她坐到了那里。但因为这个美好的误会,她的高数成绩在班里一直是最好的。所以吴思娜老师喜欢在课堂上向学生传递她们都能学得很好的信息,以此来增加她们在学习上的自信。
在谈到自己的教学理念时,吴老师表示,每个老师都是一本书。当老师站在学生面前的时候,就是为学生打开了一本书。“你希望教出来什么样的’人’,而不是教出来什么学生。立德树人,就是在这儿。
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老师强调的重点是有差别的。中国有句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小学中学时期给我们前面的“鱼”,大学和研究生时期给我们后面的“渔”。对于吴老师来说,她更想做到“授人以愉”:老师让学生有积极的情感,让她们觉得自己能学好。对“授人以愉”,吴老师进一步解释到,在这样的状态下,知识不是问题,寻求知识的方法技巧也不是问题,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对自己的状态认可,让学生有信心去学,这是老师需要追求的最高境界。教师应该公平公正地去对待每个学生,激发他们的潜力,这就是达到了‘愉’。
在吴老师看来,一个老师在课堂上不仅仅是教授知识,同时也是在教授教育理念。而老师希望带给大家的,是让学生成为积极,有信心的人。正如老师在采访中提到的,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愉”。
最后,还有一则暖心小故事想分享给大家~
作为一名研究生导师,在和学生的谈话中,吴老师曾注意到一名同学的反常情绪。在得知这位同学的家庭由于就医急需用钱后,吴老师毫不犹豫地伸出了援手,“我当时特别坚决,我知道她需要,所以我必须拿。”
对于这个选择,吴老师表示并不是出于自己的导师身份,而是将学生看做“我们学院的孩子”,自己有责任去帮助她。虽然这笔钱对于吴老师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数字,但是老师认为,自己只是做了一个老师应该做的事。其他的事情吴老师都没有想,只是出于这种责任心,觉得应该去做。
研究生能力培养:批判能力和创新能力
研究生需要培养学习和实践能力以及批判思维能力。尤其是国际汉语教育这个专业方向,一定要有实践能力。另外,现在很多同学普遍比较忽视的是团队合作能力,同学们都在忙自己的事情,但是有的时候需要团队在一起合作交流,然后一起成长。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能力,就是创新能力,现在的学生太习惯接受了,已经习惯了张开嘴等老师来喂。之所以论文选题非常困难,就是因为没有创新能力。同学们应该去思如何去提高创新能力,而不是仅仅只是去接受老师教授的知识。考试,绝对不是学习的目的。
老师强调,学生应该学会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新人。何谓新人?即在知识能力、个性特征、社会交往等方面都是新的。如果只在某个方面成长,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发展,那等于是“残疾”的,也是不完整的。很多活动都是团队活动,培养的是社会能力,因此各方面能力都需要同学们去培养,要尽可能做到两条腿走路,去做一个均衡发展的健全的人。学生可以有意识地去锻炼自己这方面的能力,比如看文献的时候可以有意识地带着批判性精神,带着自己的思考去质疑,去关注这篇文献哪里做的不好,才能推陈出新。同学们有时会觉得自己需要有足够的知识积累才能去质疑,其实不然。质疑不一定是指出别人的错误,而是一种思考的态度。
学生在写论文时总是会遇到很多困难,关于这一点,吴思娜老师的建议是,暂时放一放。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逃避困难。之所以会陷入瓶颈,是因为短时间找不到出路,这时可以先放一放问题,让思路不再为一个认知所限制。注意力不需完全集中,慢慢放开,不断去思考,可能就会有不同的想法出现。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说只要遇到问题就放下,因为有的问题放一段时间也没有办法解决,这时候,就可以去查一查相关的文献。
老师认为,写论文的过程就是完美体现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如果走不下去了,就找条新路。如果结果和预期完全不符,就要重新开始,重做实验,重新解释结果,然后思考哪个地方没有做好。在写论文、做科研的过程中,最需要的就是创新能力,学生要用创新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如果缺少创新能力,就没有办法去解决问题,在看别人的文献时也只能被别人牵着走。但是如果学生有自己的新东西,这种情况就不会发生。老师认为,写论文和人生一样,都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正如人生不可能永远顺利,完全符合自己的预期,写论文也不可能完全是理想的状态。解决问题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需要新的思路。这是研究生需要培养的非常重要的能力。
学中有乐,乐中有学
老师在匈牙利任教期间,有一件印象特别深刻的事情。那时学生一个学期十二周课,结果一个学期结束之后课还没讲完。但是学生们爱学习,老师也很有责任感。在征求了学生意见后,吴思娜老师就免费给他们上了课,学生们牺牲假期时间来学习的行为令她非常感动。老师提到,这些学生之所以在假期还愿意学习,其实和老师有关。因为学生喜欢老师,就会喜欢这个老师的课,这就是泛化。老师和其所教授的学科其实是相辅相成的。学生不喜欢这个老师,就不会喜欢这个老师的科目,反过来也是一样的。所以上课最主要的是要学生喜欢学习,让他们爱上学习。老师认为中国人在学习方面有些悲观和消极。只要涉及学习,就和“苦”联系在一起,就像俗语所说的“十年寒窗苦”“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我们总是习惯了把学习和“苦”相联系,其实不然。学习不应该是苦的,而应该是甜和乐的。只要让学生感受到这一点,他们就愿意学。现在的同学们,有很多的pre,学习压力和负担都很重,这是不是一定就是苦的呢?如果学生们做的是喜欢的东西,觉得很有趣,那就不会觉得苦。就好像现在每个同学都用手机上网四五个小时,但是却不觉得苦,就是因为喜欢。
找到真正喜欢的,然后热爱和坚持
因为热爱,所以能坚持。但是热爱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老师走进心理学,并不是因为爱才走进来,而是因为走进来才爱的。老师拿谈恋爱打了个比方,有的人一下就爱上了,但有的人要接触后才能发现其可贵之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老师觉得心理学并不适合她,但是当面对自己的学生时,通过不断的领悟和思考,老师开始热爱它了,之后才有了决心继续走下去。
老师还提到,学生们现在的生活里见识到的信息比她们那个时代丰富太多了。在这么复杂的信息中,学生应该排除外界的干扰,去思考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坚持一件事情很久之后,如果发现不喜欢它了,那么这就是一个需要自己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需要明确的一点是,有一种热爱是走进去之后才逐渐产生的。不一定做哪一行就一定会爱上这一行。走进去后能不能爱上它,取决于自己的特点和对这个学科的认识和把握。如果不喜欢这个学科,那么走进这个领域后可能很长时间都不会真正爱它。当自己觉得有可能爱上它的时候,才会继续坚持走下去。但是现在要选择一个自己真正爱的非常不容易,因为现在的信息和干扰因素太多会影响我们的选择和判断。
很多同学走的可能是迂回战术,比如本科学英语专业,研究生学习汉硕,再读可能就回去了。但是不管选择哪个专业,都要问问自己,自己为什么选择?喜欢的原因是什么?如果没有想清楚这个问题,那么就不会了解自己真正想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