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简介
孟德宏老师,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现任北京中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副主任。在《语言文字应用》《汉字文化》《国际汉语教育》《人文丛刊》《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历任美国达慕思大学、特拉华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英国伦敦大学、意大利罗马大学等院校汉语学习项目主讲教师。主要学术兴趣及研究方向为词汇语义学和对外汉语教学等领域。
博观约取,厚积薄发
孟老师本科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硕士阶段攻读古典文献学,博士阶段研究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一路走来,一直在变的是研究内容,不变的是自己的热爱。
跟本科时候的我们一样,孟老师在大学时期并没有特别明确的目标。正因如此,孟老师充分关注自己的兴趣,如水般任意流淌,兴趣在哪儿,他就去哪儿。孟老师想读什么书就去读什么书,读高尔泰、读《红楼梦》、读“北京的博物馆”、读“生活中的人和物”。对于专业课程学习,孟老师也是将兴趣和热爱一以贯之,对感兴趣的学科就多花时间和精力,其他没那么感兴趣的就少花点时间,考试分数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不必太过在意高低。“我们完全是根据自己的兴趣来安排自己学习的重点和目标。”孟老师这样说道。
到了硕士阶段,孟老师同样因为热爱选择了古典文献学。在这条道路上,古典文献学带给孟老师的是学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增长。孟老师认为,如果要做中国的学问,不论是语言、文字还是文学研究都离不开文献。而古典文献学从本质上来说是文献语言学,人类对于语言的研究都是从文献开始的,西方对于语言的研究始于《圣经》,中国对语言的研究始于四书五经。在这一阶段,扎实的文献研究基础使得孟老师对汉语本体有了更充分、更全面的认识,而这些都对博士阶段研究如何把汉语知识用于教学,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
博士阶段,孟老师选择了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并在这一阶段集中于词汇研究。而正是在做词汇教学、词汇理据分析的时候,孟老师没有想到,自己以前看似“学过的不同的知识”“做过的准备”全都派上了用场。因为对于孟老师来说,他只是一直以来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事情而已。人生走过的或许只是一个个的点,但最后一定会连成一个圆。
孟老师的研究经历可以说是“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但是,当被问到如何成为像孟老师一样的人时,孟老师回答:“阅读和成长都是个性化的事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不用去模仿别人。”如果我们想在研究之路上厚积薄发,在课堂上旁征博引,最好的方式不是为了它们去定制我们的人生,而是我们发现曾经读过的书、走过的路以及认真爱过的一切都会自然而然为这一刻铺就。
“每一个中文教育从业者都应该是一个生活家”,我们需要对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有所了解,并有一个研究深入的地方。专注于当下,但是眼光要看得广、看得远。或许我们现在的理论知识还不够扎实、实践经验还不够丰富,但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孟老师说:“不要担心,把现在感兴趣的事情做好,未来的事情就让未来去说吧。在学习和工作之外,更重要的是生活,而生活的核心要义是快乐。我希望你们能干一点自己喜欢干的事情,干的过程中觉得很有意思,而且自己还挺高兴的,这个比什么都强。”
文字,文献,文化,文明
孟老师在自己运营的知识科普账号“孟德宏聊汉字”中曾以“文字,文献,文化,文明”八个字作为个人简介。当谈及这八个字的涵义时,孟老师指出,中文的语言要素包括文字,这是其相比其他语言的一个重要特点。中文的研究首先从文字入手,识字后开始阅读文献,通过文献领会思想,这种思想性的东西就是文化,而文化的总和就是一个国家、民族的标志性内容,即为文明。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文字、文献、文化、文明是一脉相承、密不可分的。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帮助学习者融入社团,即通过掌握文字、研读文献而逐渐走入文化和文明系统中。
由此,孟老师还提到了知识科普的问题。他分享了近日读到的王宁先生的一篇文章,其中指出,科普是人文学科研究者普遍面临的一项工作,孟老师对此深以为然。“不做科普,学术研究就如同‘精英的沙龙’,不接地气。”孟老师认为,自己有责任、有义务用生动有趣且易于理解的方式把专业知识讲给大众听,所以只要时间和精力允许,他非常乐意参与其中。不论是在早期的百家号“孟德宏说汉字”,还是近两年新鲜打造、播放量屡破千万的“其词有理”栏目,亦或是长期运营的个人公众号、视频号“梦辽远”,和受《人民日报》《科技日报》《父母必读》等刊物特邀撰写的专栏,我们总能看到,孟老师欣然投身于各个平台、各种类型的科普工作,为广大观众呈现出一场又一场精彩纷呈的知识盛宴。
从“博观约取,厚积薄发”到“文字,文献,文化,文明”,孟老师将“积累”与“热爱”绘制成独属于他的“研究底色”。这也鼓励着我们,在未来的学术研究道路上,以小观大,立足实践,做好中华文化的传播使者。
孟老师的课向来深受中外学生欢迎。以这学期开设的汉字选修课为例,选课名额仅为30人,却吸引了一百多名学生踊跃报名。孟老师认为,有两个因素很重要,一是教学的方法让学生感兴趣,二是学生能够通过课堂真正学到东西。
在讨论教学方法时,孟老师多次强调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观点。在他看来,课堂上使用的教学法并不唯一,各种教学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分属哪个流派并不重要,本质都是为教学服务的。所以教师在授课时无需刻意关注具体使用何种教学法,而应重点思考如何恰当地综合各种方法来提升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
汉外对比是孟老师在课堂上讲解知识和生活中分析问题时经常用到的一种思路。孟老师表示,自己一直很喜欢学习外语。外语仿佛为他打开了另一扇门,让他发现,对于同样的事物,不同文化中的人们会形成不同的理解、生发不同的感受。比如,汉语里的“星期一”和英语里的“Monday”指的是同一天,中国人把这一天当作一个星期的开始,而英文中“Monday”是“月亮日”的意思,前面还有一个“太阳日”,在英语为母语的人看来“Sunday”才是一个星期的开始。这样的例子体现了各语言使用者不同的思维习惯和认知特征。
对孟老师而言,通过对比不仅能认识到不同文化的差异性,也能发现其中的共通性。说到这里,孟老师又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汉字和古埃及文字中的“猫”都是声音和形态相结合,二者所用符号性质相同,字符组合理据相同,只是字母文字后来走上了表音的道路,而汉字保留了表意的特征,最终形成了不同的形态。这对于我们开展对外汉语教学有很大的启发。学习者在接触一门新语言时往往会注意到与自己母语的诸多不同,产生畏惧心理,教师通过对比的方法向学生展示不同语言文化的共通之处,既便于理解,又充满趣味,可以有效地促进母语正迁移。
与此同时,孟老师还提到,教师必须对所教的语言和学生的母语都有一定的了解,并善于从生活中取材,重视平日的积累。我们还要认识到,汉外对比的使用并不是无条件的,需与教学对象、课程性质及教学环境相匹配。中级以下水平学习者的语言基础知识有限,如果引入太多汉外对比内容,学生可能无法理解消化,但可以适当使用对比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面向教学班授课时,教师需慎重考虑汉外对比知识的比重,优先完成教学任务;而面向兴趣班授课时,汉外对比的知识则多多益善,越丰富越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
当突然问到今后的职业规划时,相信大多数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同学们都是非常迷茫的,毕业后我们的职业道路、人生道路到底应该怎样规划和选择呢?在采访中孟德宏老师给了我们几点建议。
不同选择所带来的结果将会给你一个不同的人生。汉硕同学面临的选择无非是以后是否从事国际中文教育方面的工作。孟老师建议我们如果以后坚定地从事对外汉语教学方面工作的话,一定要把握出国做志愿者的机会,出国不仅能让我们感受到真实的对外汉语课堂,提升我们的眼界和实操能力,还会让我们的人生有更多的选择。在准备外派的过程中,对于汉语本体知识的了解一定要深入,孟老师建议我们至少应该将《论语》从头到尾读一遍,这样在面对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时我们才能够引经据典地灵活应对。
如果以后不选择与对外汉语教学相关的工作,那么我们在读研期间应多考取证书,例如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英语专八、托福、雅思等证书,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的专业化能力,以确保我们在就业时更有底气、有更多选择、更有竞争力。如果要出国读书,从现在开始就要联系海外学校。无论我们选择了怎样的道路都要经历长途跋涉,克服大大小小的困难,但只要是我们自己认定的方向,坚持下去那就足够了。
孟老师认定,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就是他这一生无悔的事业,教师这一职业永远是他最基本的底色。“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一直是他的座右铭,孟老师认为做一名好老师必须要热爱这个职业,专业性不是最重要的。有热爱才会全身心地投入,才能感到成就感、自豪感,任何难题也都会迎刃而解。他还认为,既然要给别人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既然选择了当老师,就一定铭记要时时刻刻学习,不仅在专业知识上,还包括各种其它技能。
孟老师还用韩愈在《答李翊书》中的一句话来劝诫我们:“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他希望我们不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不要急于求成,不要被外界引诱,不要过分追求功利性的东西,不要太卷,而应该深造自得,长期磨练,有目标地慢慢向前走,坚持做自己喜欢做、热爱做的事,一定会收获成功。就如孟老师所说:“我们经历的东西,不见得就是特别美好的,我们现在的感受也不见得就是真实的,很多东西需要你经过时间的沉淀后回味,才知道什么是好的。”